蓟管式分析铁谱仪通过分析润滑油中的磨损颗粒,能够提供设备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,帮助预防故障并延长设备寿命。然而,要充分发挥其潜力,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介绍
蓟管式分析铁谱仪的正确使用方法,确保用户能够高效、准确地进行分析。

1、准备工作
样品采集:
选择合适的采样点:为了获得具代表性的样品,应在设备正常运行时从关键部位采集油样,如主轴承、齿轮箱等。
清洁采样装置:确保所有用于采集油样的器具(如采样瓶、针头)干净无污染,避免引入外来杂质影响分析结果。
样品处理:
过滤与稀释:对于含有大量杂质或粘度较高的油样,建议先进行适当的过滤和稀释处理,以提高分析精度。通常使用滤纸或微孔滤膜去除大颗粒杂质。
标记与记录:每个样品应清晰标记,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,包括采样时间、设备位置、运行状态等,以便后续分析参考。
2、设备校准与设置
校准过程:
标准物质校准:在每次使用前,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,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根据说明书中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,确认校准曲线符合要求。
零点校正:在无样品状态下进行零点校正,消除背景干扰信号。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。
参数设置:
温度控制:根据样品特性设定适宜的工作温度,通常在40°C至60°C之间。保持恒温有助于提高分析精度。
进样量调整:依据样品粘度和预期颗粒浓度,适当调整进样量,一般推荐范围为1ml至5ml。
3、样品分析操作
进样操作:
平稳进样:将处理好的油样缓慢注入仪器中,避免气泡产生。气泡会影响光路传输,导致结果偏差。
观察与记录:在进样过程中,密切观察显示屏上的实时数据变化,并及时记录重要参数,如吸光度值、波长分布等。
数据分析:
谱图解读:分析生成的铁谱图,识别不同尺寸和成分的磨损颗粒特征。常见的磨损类型包括磨粒、切削屑和疲劳剥落等,每种类型的颗粒形态和大小都有所不同。
定量分析:结合标准曲线,计算出各类磨损颗粒的具体浓度。根据这些数据评估设备的磨损程度及潜在故障风险。